【會後新聞稿】919救一救國會,公民團體常態進駐立法旁聽 國會監督志工誓師大會
發布時間 2019.11.27, AT 07:33 PM
公民團體常駐立法院,監督國會里程碑
9月19日,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螺絲釘online國會監督志工團」的螺絲釘們,站出來誓言要救一救這既歪斜又黑箱的國會,以公正客觀的態度監督立法委員之外,並積極推動優質國會改革。這是公民監督國聯盟成立五年來,首度舉辦志工誓師大會,將開啟監督國會新的里程碑,代表國內公民團體開始有組織、有制度的進入立法院內旁聽並監督,忠實紀錄立委問政情況,緊盯刪除不當預算。
立法程序嚴謹,不怕開放旁聽
很可惜的是,第一會期僅有6位召集委員願意承諾開放旁聽,分別是外交國防委員會的陳唐山、交通委員會的葉宜津、教育文化委員會的林淑芬、內政委員會的陳其邁、社福衛環的田秋堇,以及經濟委員會的高志鵬,立法院每個會期選出16位召集委員,竟然不到四成點頭同意,可見台灣的民主透明公開的程度,還有艱難的一段路要走。公督盟理事長施信民呼籲立法院要盡快修訂旁聽規則,現行規定限制常設委員會的旁聽,但在場地與必要的議事秩序考量之下,常設委員會也應比照院會,開放公民旁聽,讓更多公民參與立法的過程,促進議事的透明度。
公督盟常務理事顧忠華表示,立法院如果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就要開放所有的立法過程讓民眾監督,最近也聽說立法院想要蓋新大樓,可是民眾對立委的信任度不高,難免讓外界質疑是否有自肥的情況,但是若立法院同意以更透明的方式開會,讓民眾了解立法委員表現好的一面,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民眾支持我們的立委。
公督盟常務理事陳建甫認為,立法院議事的透明度雖然還有待加強,但是有了公督盟第一代的資深志工和年輕的志工加入,一定能加速國會的透明化。
國會監督 仍需更多志工加入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表示,經公督盟初步估算,每週立法院有2次大院會,1次程序委員會,最多會到24次的常設委員會,一周下來總共有27次的會議,以會期8個月32週的時間來計算,光是每場會議只安排1位志工就需要864人次(27x32),如果基本每場需要2位志工進駐旁聽,一年就需要1928人次,除了龐大監督人力,也需兼顧志工的品質。
公督盟國會監督志工團團長馮智能,同時也是台灣永續關懷協會執行長,特別列出十條志工可以參與監督立院的方式,即使沒有時間到立法院旁聽,也可以在家輕鬆執行,例如告訴親友優秀立委、待觀察立委名單,或者是向公督盟舉發立委的不當言行,甚至是上網路收看立法院的議事轉播,我們更鼓勵民眾或團體可以認養自己選區的立委,進行長期的紀錄與追蹤。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專案經理陳明里則提到,現場超過三十位的年輕朋友們願意站出來,參與公民社會自主的運作,令人感到欣慰,他也認為年輕人與資深公民一起合作,一定能促進國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