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速食套餐到公務車派遣──立院經費誰來監督? 「經費稽核委員會」明首召開
發布日期 2025.06.19

從速食套餐到公務車派遣──立院經費誰來監督?
明天開會!關鍵卻被忽略的「經費稽核委員會」
你可能有印象,在國會頻道中有立委在會議上抱怨立院餐費「不夠買速食套餐」,也有立委質疑立法院公務車派車需求不夠──事實上,這些畫面都發生在立法院的「經費稽核委員會」當中。
明天(6/20),立法院終於要召開本會期第一次「經費稽核委員會」,阿督趁這機會來跟大家簡單介紹:這個負責稽核立院內部預算的委員會到底在做什麼?
🧾 經費稽核委員會是什麼?
「經費稽核委員會」是依據《立法院組織法》第十條第二項所設立的特種委員會,其他如:程序、修憲、紀律委員會也同屬這類。
該委員會設九人,由各政黨依席次分配,本會期名單(6/13公告):
🟢 民進黨(4位):林月琴、郭昱晴、陳培瑜、賴惠員
🔵 國民黨(4位):林倩綺、許宇甄、葛如鈞、謝衣鳯
⚪️ 民眾黨(1位):張啓楷
➡️ 其職責主要有二:
1️⃣ 對立法院經常性與臨時性費用概算提供意見(也就是針對立院初步估計收支提供建議)
2️⃣ 監督立法院預算執行狀況
簡單來說,立法院的預算是立法院會計幕僚單位編製,向經費稽核委員會報告後,送立法院審議。
理論上,「經費稽核委員會」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立法院的預算基本上是自己編、自己審,不同於行政機關的預算都必須經過內部會計單位編製,送至立法院審查通過後,方能動支,因此內部稽核機制相當關鍵。
🕵️♀️ 然而實務上?
立法委員對於經費稽核委員會的重視程度相當低,再加上每次審查的經費,也都跟立法委員本身利益有關,故也甚少會真正仔細查核經費流向。
所以過去就曾發生前立法院秘書長林錫山(任期1999-2016)收受廠商回扣,嚴重影響立法院招標、履約品質,實乃制度本身即不夠完善,缺乏有效查核機制所致。
🧭 公督盟:立法院應定期公開經費流向,取信人民!
公督盟強調,「國會自律」不是立法院偷懶、黑箱的藉口,而是人民對於民意代表的信任,立法院應該主動定期上網公布預算與經費執行情形,讓人民檢驗、向全民負責!
而且按照《經費稽核委員會組織章程》規定,委員會應該是每個月都要定期召開會議,撇除掉2021年因為疫情上半年會期沒有召開,每年大多在三、四月就會先開會選出召集委員,而本會期立法院則拖到六月中才第一次召開,也令人懷疑延會是否真的提升立法院效率,還是反而讓監督機制荒廢了?
呼籲立法院應重新檢討「經費稽核委員會」的職能和角色!
📺 歡迎明天中午和阿督一起鎖定國會頻道
看看哪些立委有認真稽核立法院預算!
又有哪些人偷懶、自肥、不當一回事?
讓我們一起監督,讓國會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