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督盟活動】2025公督盟年度募款專案

文章類型 公督盟活動
發布日期 2025.04.07

2025年整個台灣社會都還在受到立法院大幅刪減政府預算的餘震動盪之中,百行百業的民眾權益都受到衝擊。過去一年立法院全面失控,從已被宣告違憲的職權行使法,到選罷法、財劃法、憲訴法,不僅引發青鳥運動,更為目前的大罷免運動添加柴火。

公督盟推出 4 項年度募款專案,來應對如此緊急事態。每專案預計募集 20 萬元,專案一二三,認捐每單位 2 萬元;專案四自由認捐,不限金額。

一.  別想言論免責-荒謬質詢鎖定計畫
二.  預算透明追蹤-提案單大揭露計畫
三.  國會AI監督-監督機器人打造計畫
四.  民主長牆-成立亞太監督聯盟計畫

支持專案 

 

公督盟年度募款專案()

別想言論免責-荒謬質詢鎖定計畫

你是否曾看到立法院裡的荒腔走板質詢,忍不住想問:「這些立委到底有沒有做功課」?你是否還記得,有些立委自己刪掉預算,卻又在質詢台上質問政府官員「為什麼沒有做」?

我們知道,這樣的畫面不是偶然,而是台灣民主的一大漏洞。立委的言行,常常被遺忘,荒唐的發言過幾天就沒人再提。但現在,我們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別想言論免責」專案,邀請你一起來看、來記錄、來討論立委的質詢表現!公督盟持續向所有人推廣立委質詢影片,你的回饋將納入我們的公民評鑑項目,並將本屆兩個會期的評鑑資訊彙整予罷免團體。

資訊就是力量,當更多人看到立委的發言,問政表現將無法被掩蓋。這不只是「看好笑的影片」,而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民主監督行動。立委的一言一行,不能被輕易遺忘。他們的問政表現,將成為下次選舉時的重要參考。全民共同參與,才是最強的力量!

「監督立委,不能只靠媒體挑選片段

 

公督盟年度募款專案()

預算透明追蹤-提案單大揭露計畫

今年的立法院預算會期,出現前所未見的混亂場面。數千張預算提案單如洪水般湧出,許多立委浮濫凍結、刪減預算,各行各業民眾權益受到波及,甚至造成部分政府單位無法正常運作。

你可能發現:一些基礎建設計畫莫名停擺,一些弱勢支持方案無疾而終。但你知道,這些背後可能只是一張立委的提案單,理由模糊、討論倉促,卻足以讓預算卡死嗎?

公督盟正在啟動一項嶄新計畫,針對立法院未來的預算提案單,進行彙整與公開。我們會告訴你:誰提了案?刪了多少錢?理由又是什麼?讓每一筆預算的流向都有跡可循,讓每一個立委的決定,都能被看見與追問。

這不只是資訊的整理,更是對國家資源的守護,預算審查不能是國會裡的黑箱角落。如果你也希望,未來的預算審議,有更多公民參與,進行實質監督。請支持我們,打造全台首個立法院預算提案資料庫。

「讓每一張提案單,都能被透明追蹤

 

公督盟年度募款專案()

國會AI監督-監督機器人打造計畫

你是否曾因為立法院又出現荒謬發言而搖頭?是否想知道你投票選出的立委,在國會做了什麼?

公督盟正開發一個全新的 LINE 機器人工具,讓你可以即時掌握立委的言行紀錄,第一手追蹤國會質詢與法案動態。不用再依賴片段新聞、不用翻找複雜的網站連結,一個 LINE 訊息,就能看懂「今天立法院發生了什麼事」。

未來這套系統將結合 AI 技術,自動整理立法院的逐字稿與發言摘要,主動推播你關心的議題、立委或法案進度。是的,你將能即時知道哪些立委站出來捍衛公共利益,又有哪些人在胡言亂語、虛耗國家資源。

這不只是一次技術開發,更是一次民主升級的行動。如果你也相信,監督不能等新聞爆料。如果你也希望,不適任立委被全民看見、被記得、須負起責任。請支持我們,打造國會監督機器人。

「國會越監督,台灣越民主

 

公督盟年度募款專案()

民主長牆-成立亞太監督聯盟計畫

在國會裡,荒腔走板的發言一再上演、民意代表的問政品質參差不齊。你可能常常想:「為什麼沒有人好好監督他們?」

其實,在亞洲許多國家,也有像公督盟一樣的國會監督組織(PMO),努力揭露立委的問政表現,推動公開透明的國會制度。但多數組織資源有限、彼此也缺乏連結。現在,我們有機會建立一個亞洲監督國會的堅強聯盟。

這個計畫將從拜訪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的關鍵夥伴開始,一步一步建立實質合作。我們會設計線上工作坊、實體訓練、導師制度,協助各地組織培力、互相學習,更將攜手制定「亞洲國會透明度指標」,讓監督標準不再模糊。

台灣也能成為強大的民主監督輸出國,我們的經驗能協助他國發展監督工具。公督盟已經與多個國家建立初步聯繫,捐款協助公督盟前往現地、建立長期夥伴關係,讓這張亞洲監督網絡不只是理想,而是即將落地的行動!

「讓不適任立委,在亞洲每個角落都無所遁形

 

支持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