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實習】美國總統大選開票即將登場!公督盟國際實習生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4.11.05, AT 12:16 PM
根據《TIME》的說法,今年(2024年),全世界至少有65個國家、42億公民將會參與投票,總人數約占全球的49%,可以說是「超級選舉年」。其中,影響層面最深,肯定是全球焦點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今年美國大選在台灣的討論熱度不高,但事實上今年選舉競爭相當激烈,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六月災難性的辯論表現,加上川普(Donald John Trump)造勢遇暗殺大難不死後聲勢大漲,迫使拜登黯然宣布退選,在今年七月改由現任副總統賀錦麗( Kamala Devi Harris)出馬。
而根據美國多家民調顯示,賀錦麗接棒參選後,她的支持度持續上升,並在8月5日超車川普並一路領先,到了10月底局勢再反轉,川普反超越賀錦麗,不過兩人民調差距微小,選情始終呈現緊繃態勢。專家們認為這七個州搖擺州 (Swing state)可能是決定誰能夠入主白宮的關鍵,它們包括: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辛州。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Citizen Congress Watch)近年來和國立政治大學美國國家中文領航計畫臺灣中心合作,讓美國政治系所相關大專院生來公督盟實習,了解台灣國會政治的脈絡,秋季來台灣交換的雪晴(Ellie)和敬謙 (Katherine)和我們分享這次大選的觀察,他們提到雖然美國政治因為選制和各州規定的繁瑣,導致美國民眾雖然對民主黨和共和黨不滿,但第三勢力依然沒有空間,不過在本次選舉,可以看到年輕選民對第三勢力 的興趣被重新燃起,甚至可能扮演搖擺州的關鍵角色。
對許多選民而言,特別是反戰、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裔以及大學生年齡層的選民構成了民主黨部分選民,由於美國現任拜登政府在巴勒斯坦加薩走廊之戰支持以色列,導致這些選民改為考慮支持第三方候選人,或乾脆不投票,以表達對現行政策的不滿。在今年六月的民主黨初選期間,就有超過65萬名選民投下“抗議票”,透過投不承諾票、空白選票、支持其他候選人等方式反對拜登。即便在拜登退出總統競選後,賀錦麗的加入未能如民主黨預期般激勵這些搖擺選民,部分原因在於她對以色列的同情以及對加薩暴力事件的中間立場。
這在密西根州 (State of Michigan)尤為重要,因為該州擁有全美最大的阿拉伯裔城市。對許多阿拉伯選民來說,加薩問題是他們心中的首要關切,他們對賀錦麗和拜登未能制止以色列感到失望。密西根州的阿拉伯裔人口約有20萬人,而拜登當初僅以15萬票優勢贏下該州。他們的選擇可能決定選舉結果。在民主黨初選中,有10萬名來自搖擺州密西根的選民投下不承諾票,若他們再度這樣做,可能會在競爭激烈的選舉中產生重大影響。除了加薩暴力事件外,住房價格、通貨膨脹、女性生育權、就業機會等問題也激勵著這些州的搖擺選民。
考慮到目前的選舉制度,第三方投票通常被視為支持共和黨的票,因為多數第三方候選人立場偏左。搖擺州中擁有大量未決定的選民,因此選擇支持哪一方將有重大影響。目前最受歡迎的第三方候選人是綠黨的吉爾·斯坦(Jill Ellen Stein)。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來自16個不同國家的歐洲綠黨領袖呼籲她退選並支持賀錦麗,以防止川普連任,這更突顯出全世界對這次選舉的關注。
但不管選舉結果為何,目前美國出現大量對選務公平性的質疑,這些消息大多空穴來風,沒有實質證據,但卻對民主政治造成相當嚴重的破壞,要如何在大選過後,盡速擺脫高度對立的局面,與國際民主社會團結一致,這才是更重要的!
個人觀點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陳敬謙:
從我自己學習政治和在美國成長的角度來看,我目睹了現任總統的政策如何對社會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不論其隸屬於哪個政黨。我來自一個堅定支持民主黨的地區,而這次選舉讓我和許多同齡人都在思考,盲目支持某個政黨是否一定會帶來國內外更好的結果。特別是考慮到拜登政府當前對以色列的支持,即便其在加薩和黎巴嫩侵犯人權,賀錦麗的政策立場似乎也沒有明顯偏離。與此同時,我認為川普明顯的偏執言論和不可預測性既不穩定又危險。
此外,每逢選舉時,人們總會重新討論美國選舉制度中的機構和程序,例如選舉人團的非民主性,以及在僵化的兩黨制度中選擇“較小的惡”的沮喪。因此,我認為選舉也可以是一個反思的時刻:去思考我們現有的制度是否真正滿足了人民的需求,或者我們是否能夠並且應該想出新的方法來實現所有人應得的公平結果。
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常雪晴:
每次美國總統大選似乎都是“最極化的選舉”,而今年再一次印證了這一點。隨著川普日益增長的排外、沙文主義和極端言論,這次選舉可能真正改變美國政治。事實上,川普甚至向選民承諾,投他一票將保證“你再也不需要投票”,這聽起來十分可怕。儘管我們不一定認同民主黨的所有的政策立場,但顯而易見賀錦麗是目前看起來比較理性的選擇。
我們必須記住,投票是一個政治工具,用來促進變革。面對這樣的選擇,我更傾向於相信我們有可能說服賀錦麗在加薩問題上改變立場,而不可能說服川普為集體利益做任何事情。如果你能從這次選舉周期中汲取教訓,那麼就讓它成為這樣一個問題:選舉人團、兩黨制度以及單一選擇投票是否真正服務於人民的需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讓我們一起努力改變這個制度。因此,儘管我們沒有完美的候選人,但仍有一個明確的選擇。我認為在賀錦麗領導下,我們才有可能思考空間並實施系統性變革,也唯有在她的領導下,我們才能確保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