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新聞稿】公督盟第十一屆國會選舉觀察座談會-新國會的下一步!

文章類型 記者會新聞稿
發布時間 2024.01.14, AT 02:34 PM

民主的深化,是從投票後開始!隨著2024台灣總統和國會大選結果出爐,過去各個政黨候選人長達半年的競選活動也告一段落,面對立法院政治版圖的重塑,國家進步的政策上是否能有效推動,更關係著全台民眾共同的福祉,因此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將在1/14(日)上午九點,於台北市NGO會館舉辦「第十一屆國會選舉觀察座談-新國會該怎麼走?」座談會,邀集公民團體、媒體,以及專家學者共同針對選後結果與未來國會運作可能產生之影響進行剖析,帶給民眾最即時、最專業的選後觀察座談!

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開場表示:「隨著昨晚選舉激情落幕,其實台灣還蠻多聲音在探討未來的國家政策走向該如何運行,而沒有很明顯的聲音去質疑選舉的結果,這其實代表著台灣民主的成熟,在經歷這麼多次選舉過程,台灣人已經將投票的過程轉換成自身的民主DNA,今天舉辦這長座談的目的也是希望台灣民眾向前看,選舉過後,公民社會還能做甚麼?」

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接續談到:「除了恭賀許多新科立委上任之外,本次也有一些在國會表現優良的立法委員意外落馬,受到金權和地方政治的影響未能連任相當可惜,至於有許多人擔心新一屆的國會議事是否癱瘓?我個人是不太擔心,特別是小黨若能理性牽制兩大黨,未嘗不能脫離兩大黨黨鞭的控制,對於我國國會民主可能是朝向正向的發展!」


藍白合作?綠白合作?十七天後揭曉國會龍頭寶座!
 

公督盟創會理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顧忠華教授表示:「這次台灣大選受到全球高度關注,有外國媒體甚至將台灣選舉形容成超級盃,顯見台灣民眾多數是對民主選舉相當有熱誠,至於關於本屆國會有相當多民眾、媒體關注誰能當選立法院長,我認為還是要回歸立法院長職責的討論,哪些人選是嫻熟議事規則,讓國會運作能夠順暢進行的適合人選,這當中民眾黨扮演著很特別的角色可能讓立法院大好,讓人民看到國會監督制衡的力量,也可能大壞,讓相關政策法案停擺,值得持續觀察。」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蘇子喬教授認為:「這是2008年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過後,首次出現總統和國會多數不同黨的情形發生,這和過去2000年的國親聯盟是不太一樣的概念,民眾黨有更多的選擇,更多在國會當中合縱連橫的手段,換取更多政治上的籌碼,民進黨若以閣員位置來談合作的可能性並不會不存在,站在憲政學者的角度,是不希望少數政府重演。」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蕭怡靖教授表示:「按照《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民眾黨不一定要選擇跟藍綠合作,而自己推派人選,這點也是可以持續來做觀察,接著由於本次大選兩大黨席次相當接近,但都未過半,這就造成部分立委跑票就可能影響通過結果,因此未來國會政黨的生態,黨紀處分加嚴,還是立委本身的自主性提高之間,哪一點對未來我們的國會民主比較好值得我們思考,避免過去國會常被批評如橡皮圖章的情形發生。」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認為:「若韓國瑜順利當選立法院長,或許國會頻道的收視率會再創新高,更多民眾關心立法院這未嘗不是件好事,但立法院長和副院長在職責上應該是主持議事、讓國會運作順利,凝聚朝野共識,若讓鬥雞型的政治人物來擔任國會龍頭,不一定能發揮預期的效果,另外除了正副院長選舉之外,公督盟也相當關心召委選舉結果;過去民眾黨提出兩年條款,期待讓更多代議者進入國會發聲,但就公督盟的長期觀察,認真的中央民意代表是相當專業的工作,在銜接上是否順利也值得繼續看下去。」

 

 

立委選舉結果評析,地方派系捲土重來!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資深媒體人楊憲宏表示:「與其猜測藍白合?綠白合?的意向,民進黨政府不如先深刻檢討,思考如何讓民進黨脫胎換骨,重拾民眾的信任,因為政黨之間要合作理念一定要接近,理念沒有共識,合作都是短暫的,賴清德政府的重點不是組成聯合政府,而是要好好革新,不要怕衝突,在衝突當中找到平衡點,為台灣社會的進步來思考,這也是民主大聯盟的概念。」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教授表示:「這次選舉結果有許多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派系當選立法委員,這些地方派系和中國之間友好程度不容忽視,因此中國介選依舊是相當嚴重的一個問題,整體來看,本屆選舉的投票率放在歷年總統大選是倒數第二低,雖然本屆大選很多的社會議題被提出來討論,但這樣的結果是真的能解決青年低薪、居住正義等問題嗎?值得存疑,和中國經濟合作顯然也不會是這些問題的解方,反而是在增加風險,最後就如同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我們不必去臆測習近平的企圖,而是要做好備戰,同樣在國會,只要公民監督的機制正常運作,就可以確保國會正常運行,這也是民主社會可貴之處。」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教授觀察:「往好處想,過去八年在一黨過半的情況下,很多事情是黨說的算,而這次選舉結果增加立法委員的自主性,讓更多元的意見被人民看見,但我也觀察到許多專業型、中央型的政治人物這次都未能順利連任,而感到憂心!因為立法委員的工作其實並不僅限於地方,而是要以國家政策的角度來思考,這次許多地方派系捲土回歸,是否會造成我們問政水準地方化,僅注意地方派系的利益,而忽視全國老百姓的福祉,值得未來公督盟持續關注!」
 

國會病灶急待割除,各政黨應提出改革解方!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認為:「當初選制的設計基本上就是兩大黨的陽謀,值得留意的是這次議員帶職參選的情形還是相當嚴重,特別以台北市而言,一口氣就少掉四席地方議員,讓地方議會的問政品質受到影響,另外本屆大選爆發多起立委利益衝突事件,引起民眾熱議,因此公督盟過去要求立委揭露這些重要資訊,給予中央民意代表更高自律的標準!」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蘇子喬教授表示:「總統是否要和國會大選綁在一起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一、總統和立法委員就任時間不一定,導致國政過長的空窗期;第二、小黨的能見度大幅降低,特別是在大黨選戰結果不明朗的情況下,上一次大選有四個政黨獲得席次,六個政黨獲得政黨補助款,這次則只剩三個政黨能獲得政黨補助款;最後人民選擇的結果是希望監督和制衡的功能可以在國會發揮,過去二十年缺乏修法動機的國會聽證調查權要如何落實到法律當中,是這一屆國會要來思考的問題。」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蕭怡靖教授表示:「我國國會的資源人力其實是遠遜於美國的參眾兩院,我們的法制局、預算中心,以及國會助理是否能夠再提升,其實是攸關著未來國會的法案品質的重點,另外兩大政黨也需要思考,民眾黨百分之二十幾的選票是來自哪裡?才能對症下藥,而對小黨而言,能否創造出統獨以外的軸線加強深化論述,才是未來持久經營的關鍵。」
 

最後公督盟創會理事長顧忠華教授表示,不管選舉結果如何,台灣人民都應該為我們的民主社會感到驕傲,隨著政治局勢變化,公督盟也要重新思考,如何量質並重,分析各個立法委員的論述立場,更有效來監督國會,扮演立法院關鍵的防腐劑!

 

 

活動名稱

出席貴賓

時間:

2024年01月14日(日)09:00-11:30

地點:

台北市NGO會館—演講室(青島東路8號)

流程:

08:50-09:00 報到

09:00-11:00 第十一屆國會選舉觀察與分析

11:00-11:20 民眾Q&A

11:30       散場

與談人:

曾建元/公督盟理事長

顧忠華/公督盟創會理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 

陳俐甫/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蘇子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蕭怡靖/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憲宏/台灣關懷中國人權創會理事長、資深媒體人

賴榮偉/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

張宏林/公督盟執行長

 

直播連結:https://fb.watch/pzdJD44zKD/?mibextid=RtaFA8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