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我見我思-立委提名比績效?

文章類型
發布時間 2019.11.25, AT 11:34 AM

作者/王正寧

面對即將展開的立委提名作業,傳出國民黨將成立「提名審查小組」考核現任立委表現,做為決定提名與否標準,而不再以協調、初選作為主要提名機制,被媒體解讀為依「關鍵績效指標(KPI)」作為提名依據。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提出「目標管理」的概念,也就是幹部自己訂定工作目標來的企業管理。而KPI就是管理時所訂定的指標,其達成率牽動公司策略以及重大目標。

日本SONY前常務董事天外伺郎,就曾經在公司連續虧損的情況下,寫過一篇名為〈績效主義毀了SONY〉的文章,質疑引進績效管理制度才是SONY營運走下坡的主因。這位在SONY服務超過40年的老兵認為,熱情、挑戰、團隊精神,是昔日SONY成功的企業元素與文化,但績效主義讓這些價值一夕間崩解。

KPI是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重要工具,但只是是SONY績效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重點在於,天外伺郎把焦點高度集中在技術研發,卻忽視了外部的市場和客戶已經出現需求變化,因此無法體認以市場為導向的戰略變革,更無法體認對員工的持續激勵和關注。而這些,其實正是績效管理的關鍵和靈魂。

國民黨在九合一慘敗後,力圖求新求變,希望引進企業績效管理思維;但立委的「頭家」是選民,如果要算績效也是算替選民有何貢獻,而不是先思考替黨做了什麼?而且又如何建立具體的評估指標?

政黨本該提名能戰、肯戰的選將,只是看到國民黨高層表示,「立委提名審查小組」將一併審查被提名人的表現。現任立委考核的指標,包括任內是否積極為黨的政策辯護,或者是否擔任黨的幹部、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等。

尤其連黨主席朱立倫都不諱言,過去幾年有一些錯誤政策、不適當作法,讓民眾離國民黨越來越遠。也就是連黨魁都不敢替有爭議的政策辯論,如何奢求有壓力的立委去衝鋒陷陣?這樣的指標著實令人憂心,國民黨有多少立委可以繼續被提名,被提名者能夠得到「顧客」認同?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