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電子化,各界怎麼看?

文章類型
發布時間 2019.11.22, AT 02:07 PM

張佳婷(公督盟志工,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系三年級)

  立法院於2000年成立資訊處,並於隔年推行國會寬頻網路多媒體系統、資訊應用系統、多媒體議事系統、數位電話通訊設備等四大系統之建置,陸續於2000年建置議場多媒體電子表決系統、2008年建置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IVOD)等,希冀以此提升決策效率並帶動議事與審議的公開化。然而這些多樣化的電子化工程是否符合各界的期待,實質上達成民眾「電子化參與」的目標呢?7月2日「國會電子化的展望與可能性」座談會邀請現任立委鄭麗君與江啟臣、學者顧忠華與劉淑惠以及地球公民基金會蔡中岳主任,分享從不同位置所見之資訊系統運作狀態以及個人對電子化治理的想像。

  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後稱IVOD)收錄自第七屆立法委員第三會期之後立法院院會與各委員會之會議錄影,讓民眾能夠透過會議現場實況更理解立法院運作的狀態。然而,蔡中岳主任表示,IVOD中的影像常常不清楚甚至是消音的,在鏡頭只取景主席台的狀況之下,重要時刻幾乎無法捕捉;另外在委員協商過程通常會停止錄影,民眾根本無法得知這段時間發生什麼事情,例如上個會期「食品衛生管理法」召委三十秒在門後宣讀完議程的荒謬事件,IVOD並無記錄,社會大眾是靠國會助理以臉書傳出後才知情。鄭麗君亦表示,每次委員會進行法案協商時,經常變成所謂的「休息協商」,並且把錄影關閉。然而缺乏錄影的協商過程,往往是最關鍵的部分。

  長期進行國會研究的學者劉淑惠認為,身為研究者需要大量時間爬梳資料,是以對立法院資訊的透明度不足這個部份格外敏感。她表示,法制局跟預算編列中心擁有為數不少的人員編置,內部人才學有專精,然而其研究成果僅限握有憑證之立委能夠取得。如預算中心許多預算案決算案的評估,在立法院網站只能查閱研究成果的數量統計跟標題,更進一步的研究成果只有包含關鍵字的標題而無具體內容。江啟臣委員亦指出,國外的國會研究中心(Congress research center)為公共資產,專業的研究人才所出產之研究具有公信力,而民間智庫多帶有黨派色彩,國會研究的公正客觀才是政策研擬的主要參考。過去資訊處與國會圖書館是兩個分立的單位,在立法院全球資訊網架設完成之後才整併,然而兩個系統的連結問題一直是考驗,立法院去年編列內容管理的預算,改善入口網站,透過搜尋引擎使資訊透明度提升。

  論壇主持人,同時也是政大教授顧忠華所主持的「國會資訊數位典藏與應用計畫」,已經有效整合了六個法案,詳實記錄提案到三讀通過的過程,並加上非營利組織對法案審議的意見。劉淑惠表示:「國會資訊開放上,需要有民眾、公益團體更多的參與,開放不是單方面,需要雙方面的高度互動才有意義。」然而民眾參與的管道是否暢通?由公督盟近日所作的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對國會網站的使用多感不便。江啟臣委員指出,台灣不若美國是個鍵盤的民族,逐步滲透社會的新媒體有擴大數位落差的可能性,年長民眾接受資訊的管道仍舊僅只於平面媒體及電視。顧忠華教授則以國會頻道作為回應,表示上個會期已有跨黨派小組的組成並赴外考察,但此會期小組並未再組成。他認為國會頻道的設立具教育功能,使議題能夠曝光並充分討論,共用電視頻道例如公視應可擔負此責,希望在場的委員能夠在此會期中提出。

  鄭麗君表示:「有國會網站不代表國會是開放的,雖然可以看到基本的資訊,但離『開放國會』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朝野協商的過程是看不見的。」她也說,在民眾對國會滿意度低於兩成的情況下,監督國會運作跟資訊基本的開放是起點,從透明化開始,使民眾達到基本的知情,進而帶動公民參與。而具體的作法要從資訊平台的建立開始,使資料具有完整性、即時性,並且要將資訊重製、詮釋以提高可讀性,提升資訊價值,進一步暢通民眾接收的通路,降低接收資訊的金錢與時間成本。若能由上而下形成制度環境,重新建立資訊開放的規範;並由下而上提供創新的參與途徑,帶入公民參與的動能,或許便能藉由政治效能感的提升帶動更多公民的參與,進而形成正向循環的力量。

(本文為2012年7月2日「國會電子化的展望與可能性」座談會文字紀錄稿)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