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督盟倡議】住宅政策你我他:以英國社會住宅為例
發布時間 2019.11.28, AT 03:14 PM
文:簡赫琳(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 助理教授)
能有一個可以安心棲身之地應是每個人類的最基本需求,但誰可以確保大家都能夠擁有一個健康、便利、環保且可負擔的起的優良住宅?是政府?是建商?還是老百姓?
自給自足NGO 推優秀住宅
在英國,有一個自給自足的非政府組織,它靠的不是捐款,也不是政府的專案補助,它靠著投資基金及不同的不動產,如土地及房屋,每年將投資的盈餘又投資在協助鼓勵社會提供更創新的住宅解決方法,以便減少無殼蝸牛,協助弱勢獲得更便利的住宅選擇,讓住宅政策更能與地球永續發展,提供更人性的社區服務等。Building and Social Housing Foundation(社會住宅基金會BSHF)於1976年發起,其業務範圍不限於英國地區,也擴及世界各地,主要在(1)研究創新住宅科技及政策(2)獎勵優良住宅,整個基金會的業務皆是以服務居民及環保為主。該組織也在2006年獲得聯合國經濟與社會委員會正式諮詢地位,並在聯合國住宅計畫(UN HABITAT)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EMHA助戰後弱勢建立家園
社會住宅基金會於1976年延續了英國 East Midlands Housing Association (東蜜雷住宅組織EMHA)的生命,繼續朝EMHA創辦人Peter Elderfield-社會住宅之父的理念前進。Elderfield在二次大戰後,以25歲的年紀,決定不再被動的等待緩慢的政府戰後重建工作,主動於1946年成立EMHA,替因戰爭結束,退役後無家可歸也沒有錢的軍人及礦工尋找住宅選項。從這樣一個想要照顧弱勢退役軍人及礦工的出發點,漸漸的EMHA發展成英國第二大的建商及社會住宅提供者。1985年社會住宅基金會成立世界住宅獎(World Habitat Awards),開始鼓勵及頒獎給世界上為窮困的人民成功創造創新住宅選項的公司或組織。聯合國也於1997年頒給Elderfield 先生特別獎項以表揚他長年來在社會住宅的努力。
該組織近年來更不只將工作重點集中在協助弱勢,也將環保及永續住宅當作是重點。以2009年為例,社會住宅基金會出版物主題包括:未來住宅- 重新省思英國21世紀住宅政策;社會住宅於歐洲都市更新的角色;吉普賽與旅行者的住宅選項等。
台灣住宅政策缺前瞻性
看看英國,再回頭看看台灣。社會住宅這名詞似乎在台灣有點陌生。除了傳統的國宅,「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於2009年拜會馬總統,呼籲政府應儘速興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以協助社會上弱勢,如特殊疾病者,獨居老人等無法透過政府的租金補貼在市場上找到合適住宅,提供政府出租社會住宅,以便安身。但,這樣的訴求仍是被動的向政府提出要求,被動的等待政府將人民的稅收某部分撥出到這部分。因有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向政府提出訴求,內政部雖在同年也馬上承諾要興建1000到2000戶提供給符合資格的民眾申請,但畢竟這只是短暫的政府政策。台灣的社會是否也有可能出現像英國社會住宅之父Elderfield先生如此有前瞻力、勇氣及執行力的普通人民,及如同英國BSHF社會住宅基金會這樣長期關注住宅政策及創新住宅選項的組織?像台灣這樣新興的民主國家,目前政治的重點都還放在選舉,放在如何鞏固政權。但政治– 這管理眾人之事的學問,其重要行為者並不是只有政府及政治人物,在國際上,有許多的有前瞻性的政策都是由民間推動,由那些勇於衝撞現有體系,不被動有求於他人,而主動用有限資源去創造那不可能中可能的思想及行動革命者。
社會住宅你我他,這並不僅只是政府該做的,你、我、他,其實都應該有份作為公民的責任,都有能力在此類議題上有若干的貢獻。像英國社會住宅成功促成的類似計畫,缺的不是錢,不是做法,只缺一份心及願意長期在此議題努力的前鋒者們。
社會住宅基金會http://www.bshf.org
世界住宅獎http://www.worldhabitatawards.org/
(文章收錄於《監督國會》雙週刊 VOL.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