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立院開放,民主勿倒退嚕

文章類型
發布時間 2019.11.22, AT 01:50 PM

國會改革必須越來越朝向多元、開放和透明,傾聽人民的心聲與需求,這是正確的路,也是民意代表該做的事。究竟維護立院自身的尊嚴重要,而或維護千千萬萬人民的權益重要?

肯定鄭麗君召集委員,給予民眾參與和發聲管道

立法委員只要一登上質詢台,便斤斤計較發言時間,有時連官員查個資料、計算數字的過程、或是某些突發狀況,以致延誤詢答時間,委員們皆會主動向主席要求暫停時間,完全比照手機以秒計較。願意犧牲個人寶貴的12分鐘,給予民間團體、專家學者或相關民眾有機會闡述意見的委員,在公督盟長期的觀察下來,實屬非常難得,等於宣告放棄當日的媒體版面,因此公督盟對於鄭麗君委員等,開放民眾發言的精神予以肯定,更鼓勵委員們,應讓不同的聲音、民意進入國會,避免只聽信行政部門單方意見。人民到立院表達意見,這必定是國會朝向多元、民主,不可缺少 的力量 。

 

無國會聽證權,立委算老幾?

如同九A事件,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鬍子刮乾淨,與其踏伐個案,全面規範社會各界人士的列席、備詢規則,不如先檢討行政官員的備詢態度,以及立委職權不彰這兩大重點問題,造成國會議室效益低落—都可歸因於一個因素,沒有國會聽證權。

質詢台如斷頭台,每個官員的心態,就是想盡辦法安全渡過12分鐘,反正時間就這麼多,只要敷衍、呼攏、言不及意、答非所問、拖延拖延拖延,等到時間結束,立委在大,也不能對你怎麼樣,所以政務官們挺直腰桿,絕不低頭,一定要保全屍,態度再機車,也不過就是個藐視國會,沒啥大不了。

為了引起媒體關注,立委在殿堂上的質詢,變成鏡頭前作秀,淪為口水戰、百萬小學堂、文字遊戲仙人跳、展板競賽、對話不知所云,立委一方拋出奇形怪招,官員一方太極推手、巧妙接招。

這樣的立法院,這樣的議事詢答方式,可以解決政府的各種問題嗎?無交集又攏長的政策攻防,既失去了監督行政部門意義,也浪費了人民的納稅錢。真正提升國會尊嚴—應建立在「國會聽證權」的修法上,從結構面進行改革,有了國會聽證權,兩方不必再浪費脣舌,也無須兩黨上演戰鬥、護航大賽,行政官員須對於發言內容承擔法律責任,再也不能任意地對國會敷衍、說謊,回答不實者得面對相關刑責,如此行政與立法間才能坦誠以對,真正進行政策辯論與協商對話,提升議事效能。 

 

反立院壟斷,國會開放法制化

公督盟擔憂,此番是否會造成立法院更加封閉, 讓民主倒退嚕50年,立委們應拿出魄力與決心,廣開國會大門並與以法制化。立院檢討委員會列席制度,勿閉門造車,應多聽公民團體,意見再進行規範。 朝向跨大公民參與,除了列席相關規定,更應開放一般民眾進入委員會旁聽,擴大委員會功能,對於國會議題之立案民間團體、公民記者,應比照立院採訪制度,建立一套公民團體的旁聽制度。

目前,第八屆第二會期同意於會期內開放公民團體進入旁聽(非列席備詢)的召集委員:有程序委員會段宜康、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鄭麗君、內政委員會姚文智、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劉建國、交通委員會魏明谷、財政委員會薛凌、外交與國防陳亭妃、司法與法制尤美女、經濟委員會蘇震清。

但仍不乏有保守的召委,視情況而開放的有林滄敏、林明溱、張慶忠,不開放的是蔡錦隆、林郁芳,完全不予理會的委員為費鴻泰、陳淑慧、廖正井,在此公督盟也感到相當遺憾與惋惜。

趁此機會,應討論壹、 國會聽證權的修法,貳、國會頻道的設立,參、 公民團體立院旁聽證申請管道,肆、委員會開放一般民眾旁聽機制。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