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聞】公督盟田君陽:當大家不再批評中共 就代表統戰成功了

文章類型
發布時間 2020.09.21, AT 05:57 PM

圖、文/何宇軒

台灣和中國的各類交流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形式上也出現許多變異,在2018年由中國政府喊出的「惠台政策」下開展的各類交流,更貫穿新創事業和個人職涯的行程。這些「兩岸」交流對台灣學子、就業創業青年、台灣國會、甚至地方議會,造成了哪些衝擊和影響? 

青平台基金會18日舉辦的講座,邀請清大社會所中國研究碩士畢業、現為NGO工作者的李淇,以及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副執行長田君陽,分別從民意代表以及民眾的角度,來解析兩岸交流團。

田君陽(上圖)指出, 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第4項,地方首長、官員赴中國考察有一定程序,但地方議員赴中國考察,卻沒有受到這項規範,只要議會秘書長、議長核可就可以去,不像公務人員要進到中國,要經過層層關卡。他們認為,正副議長以及議員,都應該比照縣市首長及官員,赴中國之前以同樣的程序,向內政部申請許可。

田君陽舉例,像地方議長常會去的海峽論壇,已經被官方定性為中國官方統戰活動,但去的民代都宣稱是去做經濟文化交流。事實上,每位議員都有一筆考察經費,例如直轄市議員每人15萬、其他縣市10萬,所以這些民代都是拿納稅人的錢去中國。

李淇(上圖)則說,她當初以「統戰團」作為論文題目的動機,也是想了解在太陽花運動以及之後的總統大選政黨輪替,是否讓中國因此調整對台政策走向,包括惠台政策有沒有用、以台灣青年為目標群眾的兩岸交流如何開展、如何影響台灣青年遷移以及職涯發展等等。

李淇強調,首先要定義的是,兩岸交流不一定等於統戰,因為統戰在中國官方有明確定義,根據中國的《統一戰線條例》,共產黨之外的黨外人士也是統戰對象,所以統戰不是只針對台灣。

李淇說明,仔細看惠台政策會發現,其實辦法很籠統,沒有所謂的行政細則,這讓人疑惑到底要怎麼實行;她解釋,例如有台資企業想參與惠台政策,一方面同時又需要培養政商關係,就會直接在飯局上對官方說他們今年聘多少台灣實習生等等,就是用這種方式參與。

李淇進一步說明,所謂的「統戰團」兩岸交流模式,其實大同小異。都是走「落地接待」形式,也就是去中國的交通自己負擔,但當地食宿由對方招待。類型包括旅遊、專業探討(如社區營造、美髮)、青年生涯、政策服務團等。事實上,參加的人都是各取所需,不一定因此被影響他的政策認同;也有學生是去累積履歷等等。然而即使是這樣,主辦方依然有一定主導權。例如會透過暗喻方式表示:「你現在人在中國,應該知道怎麼表現吧」來造成對參與者的實質言論審查。在商業模式方面,只要學員有確實簽到、配合拍照,主辦單位就可以拿補助,每一位參加者可以讓主辦單位領到5000元人民幣,但每位台灣人只能參加一次。

那這樣的「統戰團」,到底有沒有效果?李淇認為,「是否被統戰」雖然很難量化,但根據她之前接觸到的案例,有滿大比例的人,一開始可能被薪水吸引而到中國發展,但後來發現即使薪水高,但物價也高,實際上存到的錢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台灣人在中國,會遇到各種被佔便宜的情況,例如身分會被特別檢視、會被要求參加官媒採訪,或是國籍上被吃豆腐等等,種種不開心的事情慢慢累積,去過中國的人,反而台灣本土意識提升了,而統戰真正影響到的,反而是無法去中國的人,因為只看到官媒轉過來的媒體報導。

李淇進一步提到,相較於兩岸交流團的影響,美中貿易戰與香港反送中,對台灣青年的政治態度與立場造成的影響反而更大,像就有原本立場親中的朋友,因為看到反送中,更加確定一國兩制不可行。

面對統戰,田君陽表示,一般民眾能做的,就是給立法委員壓力,修改民代赴中納管、事後回報等機制。田君陽總結,大家可能會想問,怎樣才叫做統戰成功?他以前總統馬英九先前舉辦的「國家不安全研討會」為例表示,當人人開始對中國不敢得罪、當大家有一天不再批評中共,這就是統戰成功的定義。

新聞連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