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評論】立委評鑑評什麼之立委出席率

文章類型
發布時間 2019.11.26, AT 05:47 PM

公督盟自2007年成立以來已連續舉辦14次的立委評鑑,並不斷逐步修正評鑑方式,以增進評鑑深度及廣度。公督盟評鑑利用立法院的公開資料,針對出席率、質詢率、法律提案數、預決算提案數、公民評鑑(IVOD)即可得到立委大多數表現成績,再透過各評鑑小組審議立委主動提供之資訊揭露、特殊事蹟與陽光公益之法案、預算後,再進行一般民眾皆可參加的複審大會,以初審評鑑結果為基礎,議決當會期的優秀立委與待觀察立委。

當然,每次評鑑結果公布,立委們幾家歡喜幾家愁,待觀察立委常會以「公督盟為特定政黨外圍組織」、「拒絕提供評鑑資料」、「評鑑項目不全面」等等理由作為成績不佳之藉口。然而,公督盟大多數成績皆不需要立委提供,評鑑項目也會於每會期評鑑前與各黨助理召開交流會,更別提朝野政黨都曾有立委被列入優秀或待觀察名單,所謂特定政黨外圍組織之說,更顯荒謬無稽。

其中關於評鑑指標出席率的部分,常會聽到有人反應「出席率沒有意義,又不代表立委真的有在開會」,公督盟也了解很多立委出席主是簽到就走,但遺憾的是目前立法院的公開訊息仍不夠,立法院議事轉播系統也僅有轉播主席台、質詢台及備詢台畫面,也不是每次會議主席願意讓公督盟志工現場旁聽紀錄,台下到底有那些委員真正出席公督盟也不得而知,故也只能以立法院官方的議事錄為準。

或許會有人認為,如果是實際狀況與議事錄會有差別,那麼為何還要採計出席率?公督盟也要強調,出席率只佔立委評鑑10%的分數(院會3%、委員會7%),對整體評鑑結果的影響有限,況且在公督盟定期計算並公布立委出席率的狀況下,都還常常會出現出席率不到六成的立委,這讓公督盟體認到就算是「考試領導教學」,也不能完全割捨掉出席率。

公督盟也曾聽過立委反應,立委選區遠近不同,或是不分區立委無選舉壓力,不必勤跑紅白帖在基層搏感情,但公督盟認為,立委職權本為監督中央政府施政,以跑選區為由而不出席立法院會議無疑是本末倒置,況且以三位離島立委為例,他們在第七會期的委員會出席率皆超過八成以上,反觀第七會期出席率的調查結果,委員會出席率最低者,反而是離立法院車程1小時的基隆市立委謝國樑,可見選區遠近與出席表現並無直接關係。同時,第七會期區域立委之委員會出席率(95.4%)與不分區立委(93.7%)幾乎無異,也顯見區域或不分區因素應非低出席率的藉口。

或許也會有人認為,公督盟用出席作為評鑑指標,好像把立法委員當小孩子管,但其實世界各國都有民間團體、媒體以國會議員出席率作為評價議員表現的標準,甚至有國會要求立委出席基準,如沒達到標準還得罰款辭職!

以南非為例,缺席15次院會者將失去議員資格,無故缺席3次委員會會議者則會罰款1000南非幣(約台幣25000元),南非國會甚至打算要求議員配戴無線感應裝置(RFID),以保證有確實出席會議。以色列國會則於網站上即時更新國會議員出席狀況。紐西蘭國會也會主動公布缺席議員姓名,一年內缺席超過三次者,薪水將會被削減。美國國會議員也會以對手頻頻電視節目錄影,卻缺席特定議案審查會,來抨擊對手對於議題的不關心。

由此可見出席雖然不是稱職國會議員的「充分條件」,但絕對是「必要條件」之一,畢竟連出席都做不到的立委,要怎麼要求其履行上台質詢、審查法案及預算等職責,又要如何讓人民檢驗其問政品質、價值立場呢?簡單來說,有出席的立委不一定有出息,但沒出席的立委一定沒出息!

活動快訊:你千萬不能錯過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複審大會!
報名網址

10/2-3 「國會改革與監督 」國際會議
活動報名網站
國際會議詳細內容
志工招募
公督盟網站
公督盟臉書

熱門文章